“夏至神”之所以被安排到此处,原因其实很简单:南方代表夏至,但墓主升天之路必须畅通,又由于夏至神是重要一环,不能没有,故而夏至神就被放到墓主“升天图”之外。
图片
但问题是,墓主为何头朝正南,而不是正北、正东、正西?
上文说了,前三处遗存是一幅“升天图”,墓主头朝正南,无疑说明当时人们认为天国在南方。
当然,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,就是河南处于北回归线以北,正午时太阳终年在南方,因此将太阳作为核心的观测体系下,就会自然而然的将南方视为天极。
也就是说,西水坡先民以“南方象天、北方象地”,既然“天国”在南方,故而墓主头朝南方,成语“天南地北”,以及“坐北朝南”等,其实也是这种古老思想的体现。
图片
最后,关于本文话题,还有三点值得一谈:
首先,西水坡遗址真的非常独特,至今有一些未解之谜。比如,周髀算经记载“地中是夏至正午影长一尺六寸”,而西水坡遗址与陶寺遗址处于同一维度线,都基本符合这一“地中”记载,那么陶寺与西水坡的纬度相同,是巧合还是刻意选择的结果?
其次,西方城市多以东西走向为主,但中国古代都城以南北走向为主,同时有南北、东西两条轴线,皇宫等都是坐北朝南,这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思维模式。如此布局原因之一,与“南方象天、北方象地”观念密切相关,似乎由此也可以“沟通天地”。
图片
第三,近代以来西方提出的“中华文明西来说”一度盛行,其实至今在中国还有“市场”,但他们总是看不到,或不愿看到过去百年中国的考古事实,比如本文所谈的“非衣”、以及“南方象天、北方象地”的文化,都一再证明中华文明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文明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